|
江苏首张“餐厨原料有机肥”登记证发出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近日宣布,其研发的“好氧发酵工艺厨余废弃物有机肥料”已获得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肥料登记证,即将规模生产和上市销售。 这是全省首个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料登记证。 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路径是社会关注热点,将其开发为有机肥料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但肥料生产销售所需的登记证申领条件较为严苛,比如有机肥料生产在江苏省属于化工领域,其选址和生产受到很大限制。此外,有机肥安全性评估至少需要3年田间试验数据,技术要求较高,产业化道路面临不小挑战。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推进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并要求示范区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供借鉴,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作出示范。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针对这一要求和行业痛点,开展以“好氧发酵”为核心的肥料化转化技术研究,并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建立环太湖首家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中心。中心采用独立研发的“连续生物干化+好氧发酵”工艺,在处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有机废弃物的原料特点进行协同配比,添加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将发酵时间缩短至7天,经两个月陈化后生产出商品有机肥。 “这项技术对环境影响更小、发酵周期更短、生产成本更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院长李季介绍,通过连续4年田间试验和第三方跟踪检测,并经过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专家评估,在太湖水稻种植上,餐厨有机肥与商品有机肥、化肥等肥料产品的等氮量施用对比,具有明显增产优势。 目前,该中心可实现日处理包括林草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在内的有机废弃物40吨,年产固体有机肥约5000吨,年产值预计超过400万元。 |
为中国饮食文化摘掉铺张浪费的帽子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
服务热线: